第(2/3)页 交代好这些,昭华整理好心情入了内寝, 来时,夏泽正在给萧景珩煎药。 那药闻起来味道十分刺鼻,隐隐泛着腥,令人嗅之胃里忍不住翻涌。 见昭华来,萧景珩吩咐夏泽下去候着,而后示意昭华坐到他身边儿来, “今日头次上朝,承煜表现得如何?” 昭华笑得无奈,“孩子还小,还需历练,见着那么些朝臣立在面前,心底自然是发怵的。” 萧景珩道:“朕五岁的时候,便已能跟着先帝临朝学政,哪里会有半分惧怕?不单是朕,哪怕是瑞王、安王,他们初次临朝时都是比承煜还小的年纪,不也都能应对自如?” 他言语中明显对承煜怯懦的表现有些不满,“且不说他们,便是承欢的胆识气魄也要比承煜强上些。昭儿平日也别太惯着承煜,他是太子,是储君,来日家国天下的重担都要落在他身上,他怎能连自己的臣子都畏惧?” 萧景珩这番想当然的话,在昭华听来,比那刺鼻的药味还让人觉得恶心。 承煜自幼养在宫外,五岁才被接回宫中,周遭的一切于他而言都是陌生的。 在民间长大的孩子,如何能跟在宫里长大的孩子相较胆识气魄? 生在民间的孩子,只要健康平安,日后能自给自足,父母便别无所求, 而身为皇子,从记事的那一天起,就得日夜不停的学习来日如何做好一个王爷,如何做好一个储君, 人人都是一日泡在尚书房里七八个时辰,成为了皇权的奴役,自然见多识广,胆识气魄过人。 在昭华心中,她自然希望她的孩子健康平安就好, 可她此时还不能忤逆萧景珩的意思, 于是只得顺着他的话,略显严肃地说下去, “臣妾已经教训过承煜了,不过他自幼不是养在宫中,许多事儿是得慢慢接触。萧郎莫急,承煜聪颖,臣妾相信只需让他历练上一段时日,他定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,为萧郎分忧解难。” 萧景珩浅蹙着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,笑着说:“不急,朕相信咱们的儿子。只是这些日子,要辛苦昭儿了。” 他牵起昭华的手,于手背上轻轻拍了拍, “方才皇贵妃来找过朕,她家中出现变故,母亲病笃难医,许是不久于人世了。朕许她出宫相伴,若要服丧,总得半个月的光景才能回宫。 第(2/3)页